帮你快速找医生

初冬深夜一点,初一的少年揣着两根火腿肠和爸爸的照片坐在桥头…

2021年12月03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

请输入正文

初冬深夜一点,初一的少年揣着两根火腿肠和爸爸的照片坐在桥头…..


文/孟伟

 

核心词汇:抑郁 脑科学  习惯养成 砥砺 打磨

 

当悲伤可以言说,就是创伤疗愈的开始。

 

保护来访者隐私,叫他安安吧,愿他平平安安长大。

安安真的是一个很乖很懂事的孩子。一点都不叛逆,很乖很乖,懂事的让人心疼。

这件事过去有一段时间了,还在心头萦绕不去,觉得有必要说点什么.

 

十月末,北方的初冬,半夜凌晨一点,初一男孩安安默默流着泪离开了家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1究竟发生了什么?安安为什么离家出走?  


 

    次日,咨询中。

    我问他当时具体怎样的情形?

 

安安:“我穿上羽绒服,打开冰箱拿了两根火腿肠,把爸爸的照片揣到怀里,给爸爸留了一封信就离开家了。”睡不着,觉得自己拖累了家里,从写信到离开一直在哭。

 

咨询师:你还带了爸爸的照片?

安安:停顿了下,还没开口,泪就哗哗来了,稳定了下,喃喃自语似的说

“我想带爸爸的照片留个纪念我脑子空空的"。

 

  幸亏晚上家人晚上发现了,监控看到去向,半夜找到时孩子时坐在桥头,安然无恙。

  再晚一会儿就不知道会怎样了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,没用.我不能上学了。不能住校了,妈妈就每天接我也不能上班,每天快到校门口拐过弯的时候,浑身发抖,心跳的喘不过气来,手脚发麻,身上发冷,别人摸着我的身体是正常的,回家一测体温也是正常的,但是我真的浑身发冷,发抖.我的腿就下不了车.去医院检查也没有问题”,安安边说边流泪,泪水决堤一样流出来。

都吃了一星期药了,还不好。安安抱着头痛苦的说。


悲伤和愤怒无法用语言表达转向自我攻击以躯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.安安这是非常典型的躯体化症状.

 

    雪崩之时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

 

     而安安爸爸给我的信息是:孩子很懂事,厌学。早上起床上学就哭,不愿意上学。

晚上留了一封信就离家出走了。最初有问题发生在小升初住校开始,不愿意住校,现在已经不住了,妈妈每天来回接。家庭和睦,学校家里都没有任何发生,和老师同学也没事发生。

 

     过往经验,我不相信安安父亲的话。不是说父亲撒谎,而是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告诉父亲或者老师。父亲和老师并不了解具体情况。

 

     怎么可能什么事也没发生?没有诱因孩子怎么会无端抑郁厌学?

     一定有原因的。

 

   在老师和父母看起来安安真的没什么事,大人不理解孩子,怎么好好的就抑郁了不去上学了呢?

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2 安安的问题在哪里


沟通下来,问题渐渐呈现。

 

  1 典型的分离焦虑,新环境适应不良。

安安说:我到老家一个新的初中,并不是划片招生的学校。这个初中没有我一个认识的同学。

要住校,一周回家一次。我以前没住过校。军训一周,我有几个晚上几乎没睡,看着窗外黑夜,想起床跑回家,哭着迷迷糊糊一会儿天亮了,我想爸爸妈妈还有妹妹。我心里难过,军训的时候也不也不和同学交流,很孤单.别的同学一周都很熟悉了,成朋友了,我只和同桌说句话。


这种分离焦虑带来的痛苦,不安紧张是大人无法理解的,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和恐惧的事情,离开了熟悉的环境,让他们感到极大的不安全.

对这样的孩子,只能是温暖再温暖,抱持再抱给孩子搭建一个安全基地。

 

2被误解不会沟通,心理缺乏弹性。

初中孩子的世界,还是非黑即白,二元对立的世界。不知道还有中间地带。

刚开学第一周,后面同学问安安问题,他回头和同学说,老师正抓纪律,通过监控找说话的。被当典型,罚站一周。

 

我问: 为什么不跟老师解释?再说同学也可以作证呀?

 

“没法解释,不愿意解释,反正都过去了,我其实很想和老师搞好关系"。

安安问题在于不会沟通,敏感,有强烈的羞耻感,即便是离家出走后被寻回,还是叮嘱我不让我和爸爸说这件事。

 

所以,爸爸会说学校里跟老师同学都没事。

 

安安说:“我小学的时候和每一个同学老师的关系都很好,那天快到学校时,我打通小学班主任老师的电话,老师一句:“孩子“,听到班主任熟悉温暖的声音泪就哗哗来了"。

跟我说时,安安一直在流泪,就是那种泪如泉涌,让疼人心疼。


安安划过手机的照片,让我看,一张张全是笑脸。

他说:“老师你看看我小学时的照片,每一张都是笑的。我难过时就看看照片,怀念和小学老师同学的种种欢乐。

可是,现在我不会笑了。"


他泪水哗哗流个不停,整个咨询从头到尾都是边说流泪。

我任其宣泄。

当悲伤可以言说,就是疗愈的开始,他压抑太久了


“我难过的时候就看看以前的照片”。


“的确,曾经美好的记忆可以给我们抵御现实困境的力量。还好,你有很多美好的记忆。

从前可以,那么现在你依然可以在新的环境里寻找到从前的快乐自信,相信自己",我说。

“能吗?我也想“。安安喃喃自语般。

 

 3校园霸凌

有个同宿舍的男生老是满嘴脏话,动不动就推我一下。我不愿意和他说话。总是攻击我,侮辱我父母就是一般工作人员,挣钱少. 说很难听的话。

他可以侮辱我,但不能侮辱我家人。

有次急了,我把他摁在墙上,打了。老师让我们互相道歉,我不道歉,我觉的自己没错。

又是打架又是被老师误解为说话罚站一周,他很挫败很羞耻,认为在老师心目中再也不能有好印象了。

 

针对安安的羞耻感,我肯定他,:“你这一仗打的真漂亮。发打出了自己的尊严威风,那些恃强凌弱的人再也不敢欺负你了吧?有没有觉得自己打完很扬眉吐气?”安安惊讶我这么说,泪眼朦胧望着我。极力点点头。

没有绝对是非对错,你也可以怼回去,比如:

我爸妈挣钱多少跟你有一毛钱关系吗?我爸爸妈妈善良本分,不偷不抢不坑蒙拐骗,我们坦荡有尊严的很!比那些很有钱坑蒙拐骗的人好得多!

安安似乎有些认同,他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。

未来,需要探讨的东西还有很多,有没有自卑情节,他有没有情感缺失,和母亲的依恋关系怎样,他有哪些资源,他有哪些习得性无助的想法行为等等。

 

4自伤痛苦转向自我攻击,

一开始,我就问安安有没有自伤行为,自杀念头从什么时候走的。

他说:“新初一开学不久有的。有时候,逼着自己呆在学校。我用头撞墙,磕桌子脚,一直想能碰死就好了。上课的时候用笔尖扎头皮。照镜子都紫红了有时有血痕……当时我都麻木了,感觉不到疼"。

 

我心一紧,心疼。

自伤,从精神分析动力学角度看有很深的意义。自伤是用肉体上的痛缓解精神上的痛苦。

自伤者多半是有心理创伤的,而有创伤就会有强迫性重复。

强迫性重复一旦出现类似的环境,会一再重复相同的行为模式而不自知。


我遇到过很多自伤的青少年,多半来自于不良的原生家庭,社会支持系统不好足。

 

孩子的大脑皮层还没发育完整,还不能做出理性判断。同一件事,孩子的感受和成年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。

大人眼里的琐碎小事,在孩子那里有时候就是致命的灾难,重大的创伤事件。

 

雪崩之时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


蝴蝶效应,大部分人应该听过。南美丛林里的一只蝴蝶煽动翅膀,最终引发太平洋上的一场飓风,如果曾经觉得这是故弄玄虚,那么现在再看,我感觉无比的真实。

就是累积的一系列压力事件,最后有一跟稻草压垮了孩子。

  

一系列创伤性的应激事件,看起来都是小事没有什么严重的事件,怎么就让孩子这么抑郁、痛苦甚至想结束生命了呢?


因为持续的压力、创伤会影响青少年大脑的发育,让杏仁核一直处于高度唤起的紧张状态,情绪极无法自我调控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时间久了,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。一旦发展为重度抑郁,就是神经递质分泌也出现问题了,不仅仅是心理问题了。这会影响健康的人格特质的形成,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曾经的行为模式,,被困住一般无法自拔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3怎样从创伤走出,让心灵更强韧有力?

 

   周国平老师说;人生最大的底气,是那个砥砺前行的自己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首先,教孩子接纳情绪,表达情绪而不是压抑情绪。

每一种情绪都有他的功能意义,学会接纳情绪,学会用语言表达情绪而不是用身体宣泄情绪,也是人生的必修课。压抑自己的本能会引发一系列心里问题躯体症状。

脑科学研究认为,当强大的负性情绪出现时,大脑皮层的理性思维会受到严重的抑制。此时,无论讲什么道理都是油盐不进。只有把负性情绪合理释放了,理性脑才可以启动。

不要在情绪上来时的路和青春期的孩子讲大道理,更不要去激怒青春期孩子的情绪脑。教给孩子一些好用有效的放松训练,比如腹式呼吸训练,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,正面训练,运动减压,学者和情绪共处,通过控制身体增强内心的控制感,让自己平静,控制冲动行为。

 

     其次,学会在受挫时寻找应对策略

学会面对挫折也是人生的必修课。

   持续的人际压力和威胁,会导致海马区域的脑细胞非正常死亡。海马区负责长时记忆,这些过度的压力,会影响大脑发育,学习效果。

教孩子要明白,学会求助很重要,社会支持系统非常重要.不必不好意思,更不必一个人面对。

作为父母,告诉孩子,无论发生什么,都不要怕,不要独自面对。父母足够抱持,给孩子提供一个心灵的安全基地,他这一生都有安全感,无畏无惧,有耐挫的承受能力。

和朋友倾诉,安安就说在新学校幸好有个很好的同桌陪伴他,他理解他,要不然一天也熬不下去。

他难过时还会打电话和小学同学倾诉,不能走进学校时会和小学老师打电话,这些温暖的记忆是他生命中珍贵的能量。

 

    再次,学会共情洞察他人。


能够真正的共情理解他人,才能跳出来,从更全观的角度灵活看待问题,才不会僵化固执,不会钻牛角尖,固着在创伤里。


初一孩子的思维多是非黑即白二元对立。常有绝对化灾难化,只看到灾难,看不到好的一面等扭曲认知。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,无法理解他人。

2心理学家无意间发现猴子大脑中有一种特别的神经元,当猴子伸手去抓东西吃时,其脑皮层中这些神经元会活化起来;当看到别的猴子去拿东西吃的时候,这些神经元也活化起来。

在人的大脑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神经元形态,就是脑的镜像神经元。

   镜像神经元的存在,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内在模仿和理解他人的生物学机制。

我们只要模仿别人做的动作,就可以产生和别人一样的情绪和感受,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模仿他人,也帮助我们洞察他人,产生共情,分享交流。


   


            最后,最重要的一点。培养并强化良好习惯。


大脑有个部位叫做壳核,负责行为习惯的养成, 还有个部位叫尾状核,负责想法习惯和情绪习惯。改变调整习惯的唯一方法就是行为训练。新习惯的固化,至少需要90天。

   大脑相关科学研究认为,习惯是由于反复刺激、持久重复的心理操作使神经元之间逐渐建立起固化的回路而形成。好习惯也是习得的。

习惯一旦形成后, 就处于自动驾驶状态,而不需要意识参与。

在孩子习惯养成的过程中,引导孩子进行尝试和练习,慢慢学会自我塑造有力量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情绪习惯,不断及时进行正行为的强化。比如乐观、自信、坚韧、灵活等一系列终生受益的习惯。

成功的体验,会激发个体无法估量的潜能。成功的体验会促使个体反复实践,一次又一次,足够多的重复,累积的经验会强化神经记忆,肌肉自己,情绪记忆,最终形成了好的习惯,所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。



既然挫折无法避免,生命本身就是一部创伤史,那么,能做的就是陪伴,抱持,做孩子的安全基地。

教孩子学会利用每个机会砥砺自己打磨自己。


那些抑郁有了严重的躯体化症状的人,内心的冲突痛苦在于心理僵化,缺乏弹性,不会发掘自身资源,背负心灵自设的监狱负重前行。

利用各种生活事件不断打磨自己,砥砺自己。

教会孩子把所有经历都当作砥砺自己的道场,我们的孩子自会锻炼出强健有力有韧性的心灵强大内心。

前提是,我们自己也要做到!

所有一切遭遇都是修行砥砺的道场,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!